个人简介
熊丽娟,女,中共党员,宜春学院2025届翻译专业优秀毕业生,西南大学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青春里书写奋斗答卷
熊丽娟同学用四年的坚持与拼搏,在学业和竞赛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作为外国语学院的优秀学子代表,她不仅在学业上始终保持优异成绩,更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风采。在奖学金方面,她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这些闪亮的奖项背后,是无数个图书馆奋斗的时光。作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寝室长,她不仅个人优秀,更带动整个寝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在寝室6人中曾5人获得校级优秀奖学金,3人考上研究生。
在英语专业领域,她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斩获国家级三等奖,在2023年中外传播杯全国英语语法大赛中获B组三等奖;同年在BETT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中再获三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英语专业组省级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江西省区复赛三等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外国语学院声临其境配音大赛中,她以地道的发音和生动的演绎《后妈茶话会》夺得特等奖。此外她还获得了三级笔译证书,专四专八证书。
在坚持中遇见更好自己
考研之路对熊丽娟同学而言是一场充满意外与惊喜的冒险旅程。上半年,她还在课堂学习与考研备考间努力寻找平衡。每天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下午和晚上就零散地收集考研资料、浏览经验贴。三四月份时,她锁定了目标院校——西南大学,但当时的紧迫感并不强烈。直到五月份她独自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程。
这趟旅程成为了她考研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她特意走访了西南大学校园。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山城特有的热情氛围和学校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了她,那一刻,考研的目标在她心中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暑假回家备考的日子简单而充实。炎炎夏日里,她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十公里去县图书馆学习,手指被晒得黝黑也浑然不觉。在这两个月的备考时光里,她坚持每天学习6-7小时,虽然学习效率不算最高,但这份自律与坚持,为后期的冲刺备考打下了坚实基础。
返校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专八阅读成了她最大的拦路虎,星火阅读的难度让她屡屡受挫,甚至一度产生逃避心理。直到11月,她才下定决心直面问题,坚持每天精读两篇,从最初的全错到后来偶尔能够全对,终于看到了明显的进步。翻译备考同样充满波折,畏难情绪让她更倾向于视译而非动笔练习,但她一次次克服心理障碍,坚持到最后,终于在考前找到了翻译的感觉和节奏。
最富戏剧性的是CATTI考试。考完后她本已不抱希望,却在考研前两天意外收到通过的消息,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成了最好的考前鼓励。而百科名词解释的临场发挥,更让她深刻体会到:考研不仅是对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对临场应变能力的挑战。
如今回望这段备考历程,她最大的感悟是:成功从来都源于不懈的坚持。那些被晒黑的指节、做不完的星火阅读、绞尽脑汁编撰的名词解释,都成为了她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印记。
在追梦中笃定前进方向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熊丽娟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校园内,她积极践行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宿舍楼道督查、检查宿舍卫生、进行安全检查等活动,为营造文明有序的学习空间贡献力量。她还在暑期线上公益课堂中化身云端教师,通过趣味英语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用知识传递希望。
她积极参与大型助残演唱会志愿服务,提前熟悉场地布局、搬运整理桌椅、引导观众有序入场,以细致入微的工作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在宜春暑运地铁站志愿活动中,她耐心为旅客指引路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用微笑化解旅客焦虑,展现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在万载广场志愿服务站,她主动清扫垃圾维护卫生,并随时为行人提供咨询帮助,让便民服务站成为温暖城市的“红色窗口”。在鸿运社区志愿服务中,她协助清扫街道、开展安全检查,用双手守护社区整洁与安全。
从校园服务到公益活动,从线下实践到云端支教,熊丽娟始终以“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奉献精神投身志愿服务,用青春热血书写党员先锋故事。她以躬身力行的实践,将党的温暖传递到群众心间,用一次次默默付出诠释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服务社会、担当使命的生动榜样。
时光不负追梦人,岁月铭记奋斗者。熊丽娟的故事,是无数个清晨与深夜的坚持,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勇气,更是对“越努力,越幸运”的最好诠释。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终会在某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图文来源:熊丽娟
图文一审:刘晓旭
图文二审:陈建新
图文三审:伍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