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旅研学润初心——我院基层党支部和工会赴樟树联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为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党建工作与工会职能深度融合,近日,我院四个基层党支部的党员和院工会教职工在院党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来到樟树市开展为期两天的“追溯红色记忆,弘扬药都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师生们循着红色足迹、探寻药都文脉,在沉浸式学习中凝聚奋进力量。
11月15日上午,全体成员首先抵达昌傅镇太平村太平圩会议旧址。这座保存完好的民国初年建筑,由正屋与“惜阴书舍”组成,见证了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此召开的重要军事会议。在陈列馆内,通过珍贵史料、实物展品与场景复原,团队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会议背景——中原大战后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红军战略被迫调整的历史境遇。聆听着讲解员对会议内容的解读,从反对“立三路线”的冒险进攻,到毛泽东提出“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再到《在袁水及瑞州河之间工作待机的命令》的通过,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此次会议作为红军战略转变关键节点的重大意义,正是这一决策为后续“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鲜红的党旗下,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旧址庭院,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再充电”与初心的“再校准”。

当日下午,队伍前往岐黄小镇,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在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五大展厅系统呈现了中医药从起源到发展的完整脉络。从汉唐时期的药碾、称量工具,到“樟帮”独特的中药炮制技艺展示,800余件跨越两千年的老物件无声诉说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密码;2000余种“新、奇、特、珍”中药材标本,涵盖动物、植物、矿物等类别,让师生们直观感受“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由来。在互动体验区,团队成员亲身参与药材识别、中药炮制模拟等活动,观看“中华抗疫”短影片,在寓教于乐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1月16日上午,学习活动继续深入。在毛泽东同志旧居,这座192平方米的老式民房内,八字门楼、风火墙等传统建筑元素保存完好。1930年7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居住期间,主持召开各军负责人会议,作出“不冒进攻取南昌”“西渡赣江”的重要战略决策,为红军发展指明了方向。驻足在屋内的陈设展品前,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运筹帷幄的远见卓识与责任担当。

随后,全体成员来到樟树博物馆。作为江西省成立最早的县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和国家二级博物馆,郭沫若先生与宿白先生题写的馆名见证着其厚重底蕴。在70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14967件馆藏文物涵盖石器、陶器、青铜器、名人字画等多个类别,《樟树五千年》《工商雄镇》等基本陈列系统展现了樟树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从远古先民的生产工具到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从红色革命印记到当代发展成就,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景让师生们全方位领略了江西经济发展历史与樟树药都的历史文脉与时代风采。


此次联合实践活动将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研学有机结合,既是我院深化“党建+工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参与活动的教职工与党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读学习,不仅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大家表示,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勤学笃行的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作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编辑:乐美佳、万冰
图文校对:吴金丽
图文一审:谌琪
图文二审:陈建新
图文三审:伍 忠